“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
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自治、德治、法治”乡村治理体系,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8月8日,华安法院仙都法庭党支部与大地村党支部开展“近邻”党建共建活动。
座谈交流:让党建融动“活”起来
华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耀光等一行来到大地村党群服务中心后,与大地村村干部开展座谈,详细了解大地村乡村振兴情况,并围绕如何开展“党建+司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深化纠纷调解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同时,立足工作职责,主动宣讲华安法院“七无讼”全域全链治理新模式,就司法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听取村干部意见和建议,让“党建有温度,近邻情更浓”。
支部共建:让党员初心“燃”起来
以“近邻”党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仙都法庭党支部书记陈婉兰与大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坤强共同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书。协议约定,双方将以党建共建为平台,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共促队伍建设、共助业务提升、共享党建成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建立党建共建工作领导联络小组,定期协商开展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深化“三农”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双方签订协议书
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
华安法院生态庭、刑庭、执行局党员干警结合自身办案经历“一案一释法”,用群众熟悉的“方言”,为仙都镇各村调解员、土楼中心职工以及村民代表深入浅出地解读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反诈防非、常态化扫黑除恶、失信依法惩戒等有关法律法规常识,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让法治声音直抵人心,形成“组织建在网格,司法服务邻里”的治理格局,实现法治触角有效延伸和覆盖。
党建引领,法润民心。下一步,华安法院将以创建“五心”铸“五星”党建特色品牌为契机,打造一支部一特色,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近邻党建”格局,赋能乡村振兴、市域社会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华安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