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亲戚借款引纠纷,法官调解护亲情
  发布时间:2023-02-15 20:49:21 打印 字号: | |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当亲人间因“江湖救急”产生纠纷,法律与亲情发生碰撞时该何去何从?近日,华安法院以情讲法、以法唤情,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修补原被告双方亲情裂痕,司法为民显真情。


案件回顾

2021年起,童某乙因从事房产销售中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做周转,便向亲戚童某甲开口借款75万。听闻亲戚有需要,资金相对宽裕的童某甲便一口答应借款,童某乙向其出具2张欠、借条,双方约定借款及利息一年内还清。债务到期后,童某甲因急需资金多次向童某乙催讨借款,童某乙返还23.7万元后,剩余款项均以短期无法偿还为由推诿,讨债未果的童某甲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童某乙履行还款义务。

法院调解

受案后,承办林法官了解到案涉标的虽大,童某乙因短期资金困难无法偿还债务,但双方对基本的法律事实充分认可,且双方当事人是亲属关系,没必要激化矛盾,不利于解决纠纷,更不利于社会和谐。

经办林法官预判案件有调解的可能性,当即拨通双方当事人电话,在征求双方调解意愿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调解中,林法官采取“背对背”说理释法方式,从法律、社会、亲情多方面多角度悉心做起双方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

“你们都是亲戚,童某甲当初能借这么多钱给你,关系肯定是很好的,不要寒了自家人的心。亲人之间只有相互信任、扶持,才能走得更长远。”

林法官劝说童某乙及时履行还款义务,援引法律规定向童某乙阐明“拒不还款”的法律后果,同时劝导童某甲理解被告因暂时困难无法还款的难处。在法官的耐心劝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案件得以妥善化解,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一家亲戚冰释前嫌,矛盾纠纷就地化为烟缕。


法官说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日常生活中,亲戚、朋友间的民间借贷活动并不少见,由此产生借贷纠纷也时有发生。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尤其是亲人之间。金钱有价,情义无价,切勿让利益冲昏头脑而伤害亲情,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些意气用事,换位思考会让亲情更有温度,社会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综合办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茶烘路1号

电话:0596-7016285

传真:0596-7358710

邮箱:fjhafy@126.com